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  http://www.tfb.org.tw/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參訪

        參訪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獲益良多,也學到許多視力障礙患者(低視
力)的檢查與照護知識,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深感視力障礙患者生活的不便,
覺得政府應該關心這個問題。
      

       
 
 
 
 
 
 
 
 
 
 
 
        視力障礙對每個人來說,不單單是眼睛上的疾病而已,日常生活的不便
及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都會因為看不清楚週遭環境而增加。視覺障礙成因
,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因素,先天包含視神經、水晶體、視網膜等眼睛構造先
天異常或病變,因而影響視力;而後天因素,則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青
光眼、老年性白內障、外傷及糖尿病的併發症為主,都有可能使視力受
到影響。而視力障礙並非僅指視覺全部喪失的全盲者而言,其中也包括
中重度低視能患者。
        所謂的低視力患者,是指不論使用任何藥物、手術或者一般的驗光
鏡,均不能使病患的視力獲得提升,而對於輕、中度的低視力患者,
低視力輔具可提供生活上的幫助,但對於重度以上的視障患者,就必需
依靠盲人重建的生活訓練。


      
 
 
 
 
 
 
 
 
 
 
 
        低視力是不能使用任何藥物,手術或眼鏡來改善正常視覺障礙,而
所有低視力的人會發現,不只是老年人,通常是因為眼睛外傷或疾病的
年輕人,都會導致視力喪失,雖然發生在所有年齡層,年齡和視覺退化
最為相關。



       
 
 
 
 
 
 
 
 
 
 
 
        人口結構的變化,擴大衛生保健需求!低視力保健的重點,是重建所有低
視力人士及盲人的日常生活服務,但在醫療資源集中於大都市的今日,偏遠
地區低視力人士的早期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低視力保健的目標,是使所有
低視力人士的殘餘視力,能發揮到最大效益,以改善生活!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提供全方位的低視力輔導,幫助低視力患者,了
解病理造成的低視力,包括眼睛疾病所引起的變化情況,及改善視力,視
野,以解決問題,提供最適當的幫助。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也介紹了各
種可導致低視力的疾病,包括一些症狀,視力,視野效果等等,讓社會
大眾更了解低視力的成因,進而預防與早期治療。因為國人視力保健
知識的不足,及慢性疾病的擴展,導致低視力患者人口,快速攀升,
政府對此應以更大的關注與努力來面對。
      
       
       
       
 
 
 
 
 
 
 
 
 
 
       長久以來,低視力朋友在獨立行動能力上的欠缺,導致生活空間、
學習管道、人際互動與社會資源的應用,均無法像一般人一樣便利,甚
至在自我實現的機會上,都受到極大程度的限制和障礙!對低視力朋友
而言,「行動自主」是重建尊嚴與自信心的重要關鍵,唯有督促政府及
激發社會大眾對低視力朋友的關懷與協助,讓低視力朋友能夠從獨立行
動、自我肯定、自我實現中逐步積極的融入社會的脈動中,才是全民
之福!
 
 
 
arrow
arrow

    gim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